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1年第21期
编号:13186314
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11月1日 邱凯涛 王志龙 黄智棠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 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。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~2010年10月,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,采用MRI行骶骨斜冠状位扫描,另行骨盆X线拍片、CT及螺旋CT检查患者神经走行及其周围神经丛。X线显示骶骨外侧骨折向后移位,骶结节、骶骨线均模糊,且底孔不对称;CT提示滴管不同断面水平不对称以及骨折后结构发生变化,骶骨外侧骨折向后上移位;MRI提示高位(S1~S3)神经根损伤23例33处,低位(S3以下)神经根损伤12例18处。 结果 经手术验证高位(S1~S3)神经根损伤25例37处,低位(S3以下)神经根损伤12例18处,高位(S1~S3)漏诊2例,且经骶骨冠状位MRI扫描,发现骶神经损伤且有骨块压迫、神经根改变12例,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者22例,骶神经根增粗15例,漏诊率4%。 结论 采用MRI能准确定位骶骨及其周围神经的损伤情况,并结合常规影像学资料对于后续治疗具有重要诊断价值。

    [关键词]骶骨骨折;骶神经损伤;MRI;CT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274.1   [文献标识码] B   [文章编号] 2095-0616(2011)21-95-02

    骶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脊柱骨折的1%,常并发神经损伤。由于骶骨解剖位置决定其一旦损伤容易导致其他部位的严重受损, 造成的神经损伤临床症状不典型。目前诊断神经受损的技术尚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,常导致误诊、漏诊的发生,降低其治疗水平。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10月采用MRI扫描技术,对50例骶骨损伤合并骶神经受损患者进行诊断,并行相应手术,取得了良好效果,现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 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 一般资料

    本研究50例患者中,男38例,女12例。年龄28~56岁,平均(38.8±6.9)岁。入院时间5 d~1个月,平均(18.4±3.2)d。受伤原因:砸伤15例,车祸伤16例,坠落摔伤10例,压伤9例。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根据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1990年对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[1]。其中37例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骶神经根损伤表现:患侧或两侧臀、大腿、小腿后外侧有疼痛麻木、无力,浅感觉消退现象。其中大小便障碍12例,性功能障碍15例,合并尿道断裂5例,耻骨骨折9例。根据Denis分型:Ⅱ型23例,Ⅲ型27例。排除髋臼骨折明显移位且复位困难者、骶骨粉碎性骨折、有陈旧性骨折复位困难者、髂骨粉碎性骨折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